您的位置:首页 / 贴吧 / 《换心》——接受心灵的救赎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  • #佳作奖#《换心》——接受心灵的救赎

    2016/08/28 08:10:52 发布56619 浏览4 回复0 点赞
笑口常开
管理
普通会员

帖子:111

精华:0

注册:2014/09/06 11:02:26

IP属地:未知

《换心》——接受心灵的救赎

凤阳中学  高二(13)班  李健宁

对待内心无非有两种方式:一种以为不存在任何心魔,另一种则认为心魔无处不在。——题记

曾在旦夕之间痛失丈夫和孩子的琼·尼伦再次感受到了命运的无情:她在这个世上仅存的至亲——当年的遗腹女如今却罹患心脏疾病,急需进行器官移植。在病魔的步步紧逼中,迟迟等不到健康心脏的母女俩陷入绝望。

就在此时,当年杀害家人的凶手表示愿意献出他的心脏以赎罪孽。而命运的齿轮在尘封了多年后再度开始旋转,《换心》这故事的真相也得以展出眉目。

《换心》是美国畅销书作家朱迪·皮考特的作品之一。这位女性在矛盾尖锐的社会中为《换心》打造了一个绝佳的背景——法律与宗教。而正是在公平和上帝面前,“宽恕”和“救赎”被她用最现实的故事做出了完美诠释。

伏尔泰说过,如果上帝不存在,那就有必要虚构一个上帝。这不仅是一种心灵的暗示,更是乞求“宽恕”的最好办法。我们可能在不同的时期,犯下过不同的、大大小小的过错,但我们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弥补。于是,我们就窝藏着它们向前走。直到有一次,我们学会了幻想,想象有那么一个地方,可以埋下过错,可以得到来自未知的“宽恕”。大概就正如故事主角伯恩一样,大多数的时候,我们都是个抑郁症患者。只是我们宁愿“生来”便被封闭感官,遁出尘世之外,也不愿意像伯恩那样,用善良的心去清白自己的灵魂。

伯恩是无辜的,但他认为自己有罪,所以他才愿意通过“上帝”向世人表达自己的“救赎”行为。而我们是“有罪”的,但自认为“无辜”,所以才不愿意做出行动。想想看吧——我们自私?我们虚荣?我们歧视?还是自负?——自以为是地用自认为最缄默的方法去弥补过错?人,生来便有一个小小的心魔依靠在心脏之上,它汲取罪过而成长,经历“救赎”而受伤。但这一切都是我们所要面对的,都是最终要面对所有人的。

在《换心》中,人人都是主角,从琼到罪犯卢休斯,从律师玛吉到医生克里斯汀。他们的原型便是我们的心里活动。所以,我们所犯下的都是大到“震惊”当时的过错,只有那颗来自伯恩的“心脏”才是过错最后的站点。

《换心》给了我们暗示:当我们寻求心灵的平静时,不是捏造一个上帝,而是说出心中的“波涛”。当我们迷茫以至于无处可逃时,那就去宽恕过错,接受来自心灵的救赎。

(指导老师:丁云)


以下内容回复后可见

已有0人打赏

已有0人点赞

0人赞
    陈友田
    管理
    普通会员

    帖子:9

    精华:0

    注册:2016/05/19 11:03:56

    IP属地:

    16.9

    1楼 回复于 2016/09/06 16:37:46 0 回复
    吴如洋
    管理
    普通会员

    帖子:0

    精华:0

    注册:2016/05/19 11:05:00

    IP属地:

    修改自己就是修改世界17.4

    2楼 回复于 2016/09/06 18:58:32 0 回复
    王士雨
    管理
    普通会员

    帖子:0

    精华:0

    注册:2016/05/19 11:05:46

    IP属地:

    16.4分

    3楼 回复于 2016/09/07 09:02:11 0 回复
    叶楠
    管理
    普通会员

    帖子:0

    精华:0

    注册:2016/05/19 11:06:43

    IP属地:

    17分 

    4楼 回复于 2016/09/25 00:37:40 0 回复
    加载中...

    回复楼主

    该帖子已经关闭回复
    回复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

    楼主其他帖子

    新帖速递

    查看更多

    超级管理

    发布新帖 帖子管理 返回顶部